技术文章
当前位置:首页
技术文章
11-25
一、圆顶宽峰1、样品量大起出了色谱柱容量;2、汽化温度低;3、色谱柱没按要求安装;4、检测器工作状态不对,如载气太小、没开补充气;5、数据处理装置的判峰参数(半峰宽)设置偏大。二、平(未到满量程):1、样品量大,放大器量程高,衰减大,信号输出饱和;2、检测器已工作在饱和区;3、数据处理输入信号极性接错,或零点失调。
查看更多11-24
气相色谱程序升温时基流增加(漂移大),噪声增加原因分析如下:1、色谱柱需重新老化或失效;2、新换载气纯度欠佳;3、过滤器失效;4、样品前处理不当,如:杂质干扰物太多;5、灵敏度太高。6、数据处理装置的判峰参数设置不合理。相关产品信息:气相色谱分析仪,变压器油色谱分析仪,天然气分析仪,午夜视频APP价格
查看更多11-22
出峰后基线下移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:1、样品量大,特别是溶剂改变了工作状态;2、FID被污染状况发生改变,或气流比发生变化;3、系统出现漏气,或出现堵塞;4、色谱柱被污染;5、样品处理不当,如:样品中有些物质和固定相发生作用。
查看更多11-21
1、气相色谱柱安装不合格,样品不能以“塞子”形进入色谱柱,柱与检测器安装的死体积太大;2、样品未能注射入柱头中(柱头进样方式);3、汽化管没有安装好或破损,样品只能脱尾进入色谱柱;4、化室的温度低或偏高;5、载气流量偏低;6、进样量大;7、载气系统(如注射垫处)有漏气;8、进样器(汽化室),被样品中高沸点杂质或注射垫残渣污染;9、色谱柱被污染至使被分析组分和高沸点污染物作用;10、补充气未开或偏低;11、色谱柱温度偏低或失效;12、甲烷化Ni催化剂失效;13、进样技术差(如速...
查看更多11-18
一、"N"或“W”峰出现的原因1、TCD操作,用N2作载气由于热传导率非线性引起;2、FID操作时,样品溶剂电离效率低(如CS2),或气流比欠佳时;3、ECD操作时,由于检测器被污染,溶剂峰或待测组分含量较高,或脉冲电源有毛病。二、舌头峰(前延峰)出现的原因1、汽化温度偏低;2、载气流量小:3、进样量大,汽化时间长;4、汽化室被污染,样品有吸附效应;5、样品在柱头有冷凝或色谱柱被污染;6、进样技术差(挥发性组分的进样速度太慢);7、峰前出现了“鬼”峰。
查看更多